close
博客來精選推薦 瘟疫與霍亂
瘟疫與霍亂
瘟疫與霍亂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什麼樣的情況,能在窄小的房間
感受大地的寬廣、天空的遼闊
歷史時間亙古更迭?
這就是我喜歡閱讀的原因。
尤其是文學。
只有閱讀的內容、設定,
能讓人暫時跳脫現實的重複與煩悶
某方面來說也是殺時間的好辦法啦XD
由書中的世界關、思想來帶領自己
想都沒想過的事情、經歷和體驗
這次要跟大家推薦我愛不釋手的
瘟疫與霍亂
內容我就不大說了,相信書衣目錄的
介紹就能讓大家知道這是不是自己
的天菜囉!
另外附上博客來的折價卷
供諸君使用囉
瘟疫與霍亂
本週熱銷商品:
商品訊息功能:
商品訊息描述:
科學界的韓波,不安於實驗室的生活
在科學與大海之間,他選擇了大海
在科學與大海之間,他選擇了大海
他是科學界的叛徒,也是科學界的英雄
他發現鼠疫桿菌,製造出瘟疫疫苗
卻沒有留在巴黎當研究員或教授
他任由自己對世界的好奇
去大海航行、到陸地探險、在越南建造他的小天地
這本書是以鼠疫桿菌發現者葉森的生命為經緯,透過他諸多科學與人性冒險事蹟,交織出這本融合冒險與歷史元素的文學小說。
葉森出生於瑞士,在一次偶然的機會,認識了巴斯德的助手,進而成為巴斯德研究院創立初期的成員之一。他表現傑出,年紀輕輕就成為科學界矚目的新人,但他卻不安於實驗室的生活。他先是前往亞洲擔任船醫,接著在越南建立窮人診所,後來更組成探險隊,成為史上第一個由陸路連接安南與柬埔寨的人。探險期間,他學習當地人的語言,跟在他們身邊打獵、行醫,與他們成為朋友。
一八九四年香港鼠疫大流行,數千人喪生,整個香港陷入恐慌。葉森奉命前往研究疫情。他碰上了一場科學競賽,他的對手是日本科學家北里柴三郎,香港的醫院全力配合北里,給他最好的設備與器材,但卻不給葉森任何資源,甚至不願意提供病死者的屍體,與葉森隨行的神父買通停屍間的看守者,偷了幾具屍體出來,讓葉森在臨時搭建的簡陋茅屋做研究。
北里跟葉森在同一時間發表研究成果,不過他們所發現的鼠疫桿菌並不同,最後證實葉森才是對的。葉森因此成為科學史上的重要人物,後來鼠疫桿菌的正式學名就以葉森命名:Yersinia Pestis。
在香港發現鼠疫桿菌之後,葉森重新找回研究的熱情,決定在越南芽莊建立實驗基地,進行各式各樣的科學觀察,他研究建築學、物理學、力學及電力學、農藝學及化學,親手打造實驗室的一切。他開闢荒土,飼養動物、耕種作物,生產動物疫苗,移植橡膠樹與金雞納樹到越南、養蘭養雞、進行天象觀察等等。最後於一九四三年卒於越南。
這本書名為《瘟疫與霍亂》,不只代表十九世紀巴斯德幫與科霍幫的細菌學競爭與貢獻,前者發現鼠疫桿菌,後者發現霍亂弧菌。在書中還具有人類必須永無止境與各類「瘟疫」對抗的寓意,無論是自然的,還是人為的禍患,包括書中提到的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、人性的鬥爭、自然土地的開發等。此外法語中,有個片語是「在瘟疫與霍亂間選擇」(choisir entre la peste et le choléra),意指兩難的抉擇,本書亦借用這樣的意涵,指涉書中科學發展的兩難,科學一方面能戰勝瘟疫,但也能使瘟疫迅速在全球散播,科學能改善人類處境,但也可能成為戰爭的武器,造成大規模傷亡。
本書以優雅的文學敘事筆觸,在歐、亞空間交錯的時間軸上,側寫葉森穿梭在世界各地的身影,並且穿插同時代之政治、文化與文學的事件和人物,試圖呈現十九世紀末到二次大戰這段舊歐洲消逝、新歐洲痛苦誕生的極端年代。
本書特色
◎ 創新的傳記寫法,以小說方式,融合第三人稱與第一人稱的方式,巧妙地將葉森遺留下的書信穿插於故事當中。
名人推薦
李尚仁(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)專文推薦
劉士永(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)
本書以優雅的文學敘事筆觸,在歐、亞空間交錯的時間軸上,側寫醫學家葉森在疫情陰影中穿梭的身影;值得有興趣葉森個人生平及近代疾病史的讀者品味閱讀。──劉士永(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)
這本小說由葉森的許多片段剪影所構成,豐富地穿插他每個生命階段同時之政治、文化與文學的事件和人物,試圖呈現十九世紀末到二次大戰這段舊歐洲消逝、新歐洲痛苦誕生的極端年代。──李尚仁(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)
商品訊息簡述:
- 新功能介紹 作者: 派翠克.德維爾
- 原文作者: Patrick Deville
- 譯者: 林韋君
- 出版社:衛城出版 新功能介紹
- 出版日期:2014/08/13
- 語言:繁體中文
瘟疫與霍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